• 0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產品介紹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丸文魚寶系列
    • 魚鬆魚酥
    • 魚鬆魚酥隨手包
    • 人氣魚丸
    • 魚漿系列
    • 天婦羅
    • 肉品系列
    • 素食系列
    • 茶點系列
    • 湯品系列
    • 火鍋料系列
    • 台灣百大伴手禮
    • 精選魚丸天婦羅
    • 環保提袋組合
  • 丸文學堂
    • 回上一頁
    • 專欄文章
    • DHA的介紹
    • 鈣質漫談
    • 美味食譜
    • 優良事蹟/檢驗報告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Q&A
  • 觀光工廠
  • 見證分享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Copyright © 2018 MIRACLE
購物清單 0
前往結帳

鈣質的重要性

  • 首頁
  • 鈣質漫談

鈣質漫談

  • 鈣質的重要性
  • 鈣質攝取來源
  • 鈣質的吸收

鈣質的重要性

鈣是人體中含量最高的礦物質,約佔體重的1.5%~2%,成人體內約有1200公克的鈣質,新生兒則有約25~35公克的鈣質。

在人體中的鈣質,99%存在於骨骼及牙齒中,其它小於1%的鈣質則存於組織細胞及血液中,擔負著重要的功能:包括肌肉正常收縮、血管的擴張收縮、荷爾蒙及酵素的分泌、神經傳導物質的傳導,以及正常的凝血作用等。如果組織細胞及血液中的鈣質不足,並不會有任何明顯的症狀,身體會自動的釋放骨骼中的鈣質來達到身體正常運作的需求。因此,若長期鈣質攝取不足,骨骼中的鈣就會長期流失,而導致骨質疏鬆症或骨質軟化症。

兒童及青少年是骨質密度的形成期,最為重要,此時若形成的骨質密度愈高,日後出現骨質疏鬆的情形也就愈低。

缺乏鈣質或鈣質過多都可能產生問題,其症狀如下表所示:
 左右尚有資訊
鈣質過量/缺乏 症狀
鈣質缺乏 嬰兒期會產生佝僂病,牙齒損壞或脫落。
使兒童和青少年的骨骼成長不良。
缺乏時增加癌症、高血壓、骨質疏鬆、骨折等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鈣攝取不足也可能與大腸癌、妊娠毒血症﹙孕婦高血壓、水腫與蛋白尿等﹚有關。
腎臟衰竭,副甲狀腺分泌不足,或是缺乏維生素D,會造成血鈣偏低,此時可能有抽筋、痙攣的現象。
鈣質過量 血鈣太高可能造成全身無力、脫水、嗜睡、噁心、意識不清、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,嚴重甚至會引起肌肉抽搐。
血鈣偏高主要是甲狀腺素分泌異常增多,或是癌瘤分泌初類甲狀腺素成分,導致骨質持續分解所致;症狀包括疲倦虛弱、喪失食慾、便秘、意識不清等,鈣可能堆積在組織中而造成傷害,最嚴重時導致昏迷與心臟停止。
攝取高劑量鈣易致心血管疾病及腎結石。
人體一次吸收鈣最大劑量是500毫克,一次最多只能處理600毫克的鈣,過多的鈣在腎臟濾出時易形成結石,若結石檢驗出來屬碳酸鈣成分,未來則應限制鈣的攝取,避免結石復發。
人體日常適當的鈣質攝取量如下表:
 左右尚有資訊
攝取量/攝取上限 年齡段 攝取量(毫克/日)
攝取量 嬰兒 0~2個月 200
3~5個月 300
6個月~1歲 400
兒童 1~3歲 500
4~6歲 600
7~9歲 800
10~12歲 1000
青少年 13~18歲 1200
成人 19歲以上 1000
攝取上限 全年齡段 2500

資料來源
1. 鈣質怎麼補充才會吸收?文/游小雯  諮詢/郭月霞(台大醫院營養師),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6期 (101年3月號 )  
2. 鈣-Ca,台灣營養學院 > 營養先修館 
3. 補鈣,怎麼吃才有用?全民健康基金會-健康報導-養生之道


 
 
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 
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